close
烏魚的學名是鯔魚,是底棲類洄游性魚類,牠誕生在台灣新竹以南的西南沿海,產卵場最不超過東港、枋寮附近,最適宜生長溫度是20.5℃~23℃。烏魚卵孵化成為小魚苗之後,當天氣逐漸變暖時向北方游去,前往中國大陸沿海的海底沙地或者河口棲息和長大。每年冬天寒流來了,成熟的烏魚就會從長江口等地的海底向海面浮游上來,並且沿著台灣的西南海岸約20.℃左右的水溫向南游過來。為了尋找同行的伴侶,牠們漸漸集合成群,在海面上跳起了結婚進行曲的舞蹈。
烏魚是台灣辛苦漁民們的好朋友,漁民都說「烏魚是討海人的恩情人」,牠每年固定都會相約來見面,好像言而有信一般,所以又叫做信魚。而茄萣沿海由於海底地形的變化,烏魚群又特別集結,台灣捕烏最高紀錄就是由茄萣興達港所保持的,在烏魚的魚訊期,茄萣人談的、忙的、掛念的都是烏魚,街道上曝曬的也是澄黃耀眼的烏魚子,可以說此時是漁民們的「黃金季節」,興達港是「台灣正港的烏魚大港」,而茄萣則是「烏魚子的故鄉」。
烏魚子的分辨和製程
烏魚子的加工製作,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,茄萣人有一半多會烏魚子加工。烏魚子加工要先經過挑選雌魚採卵、綁線、清洗、去血、鹽漬、脫鹽、壓平整形、乾燥、再整形、成品等過程,製成高價珍貴的烏魚子。
烏魚子品質優劣可以從外表判斷,原則上越大片越高價,好的烏魚子外表美觀,大小厚薄一致,沒有殘肉或其他附著物,卵粒齊整色澤亦黃而有透明感,乾溼度適中、軟硬合宜,風味和口感俱佳。
全站熱搜